基于金屬表面處理應用的電力半導體整流電源
作者: 來源: 日期:2014/2/10 15:08:04 人氣:4571
一、鋁合金陽極氧化、電鍍電源
長期以來,人們對金屬表面處理過程,比較注重工藝技術、添加劑等方面的改進和提高,與表面處理相關的電源的性能和作用往往放在次要方面。金屬表面形成和性能不僅與其工藝配方、添加劑有密切的關系,而且與電源技術水平息息相關,是工藝與設備配合的結果。隨著我國鋁加工、金屬電鍍、電泳涂裝等行業的不斷發展,一個年銷售額超過200億人民幣的鋁型材行業及年超過6億平方米電鍍面積的電鍍工業已經形成,該類電力整流電源的需求量是有相當可觀的。
鋁合金陽極氧化、電鍍電源主要特點是:電流大、電壓低、功能較為簡單及使用環境相對較差。八十年代引進的電源設備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電源的形式采用可控硅整流。可控硅整流電源具有節約能源、控制先進等特點。引進的電源設備各有特色,意大利、西德的氧化電源多為脈沖整流方式,日本、美國采用普通整流方式。在冷卻設計方面,西德、美國的氧化電源以水冷為主,主變壓器和匯流母排都設置了水冷管道,設備的密封性較好。日本、意大利卻以風冷設計,主變壓器和整流元件采用風冷,控制線路有良好的隔離密封,主變壓器經過嚴格的絕緣密封處理,抗腐蝕性能好。以上產品使用中各有千秋,總體來說使用性能良好,可靠性高。而臺灣產的氧化電源主要用油冷方式,主變壓器甚至硅元件也浸在絕緣油中,整體密封性好。控制線路是日本產品的復制品,元器件多為進口。由于產品設計的缺陷,使用中的缺點、故障較多。
八十年代初我國整流器行業受到大功率半道體制造水平及一貫設計規范的制約,還處于發展較慢、技術水平落后階段。采用可控硅形式的整流設備較少。八十年代后期,國家機械工業部對表面處理電源專門列項進行研究、公關。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作為承擔單位之一,通過了解引進電源在國內的使用情況,主要解剖學習日本(例如三社、千代田等)風冷式可控硅整流氧化電源。在研制過程中主要突破了多方面的技術的問題:
(1)主變壓器形式:氧化、電鍍電源的關鍵部分是主變壓器,其功率大、重量占整臺設備重量百分之五十以上,也是節能的關鍵。研究解決主變壓器結構形式是設計的難點。國外很早研究節能型、特殊結構整流變壓器,特別是日本生產的大小功率的表面處理電源,采用三相五芯柱風冷、節能和特殊結構的變壓器技術相當普遍。國內首先突破特殊變壓器的理論計算、采用國產材料制造的工藝控制,同時改進了繞組方式,用小并聯、多繞組有效地解決了大電流氧化電源的整流元件均流技術,為全風冷結構創造了條件。
(2)整流形式選擇:全風冷式結構受到大功率半道體元件風冷散熱器極限的限制,決定了整流元件必須小容量并聯。由于國外半道體功率器件的生產技術、工藝條件比國內優越,產品的一致性好,因此采用電流容量更小的螺旋式二極管多個并聯,均流系數仍然很高,國內卻難于采用這種形式。因此,主變壓器多繞組均流和平板型硅元件安裝專用散熱器小并聯技術,成功地解決了大電流氧化電源采用全風冷形式的難題。
(3)控制電路:整流電源的控制電路是設備的“靈魂”。控制電路的先進性、可靠性和操作性直接影響電源的性能。國內一貫采用的控制電路結構、安裝方式及控制性能等已不適用于整流電源的需要。為了迅速提高電源的控制電路的技術水平、減少重復研究,通過消化、吸收和改進進口電源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了控制線路的控制性能和可靠性。集成電路的技術應用,大大簡化了控制線路板的結構,整臺設備所有控制功能集中在一塊電路板上,電路板的互換性好,維修極為方便。目前國產可控硅整流設備控制電路采用的幾乎是國外(大多是日本的)八十年代普遍采用的模擬控制電路的翻版。大大提高了國內電源的整體水平。
(4)防腐技術:由于主變壓器為風冷結構,空氣中腐蝕性氣體高速流過主變壓器時腐蝕性加強。采用常規變壓器難于實現防腐,必須對主變壓器采取真空浸漆的特殊方式,即使有腐蝕性介質吸附在變壓器表面,也不可能對變壓器產生腐蝕。另外,控制電路采用密封方式,防止了外界空氣對控制電路腐蝕。結構外殼也都采用了相應的防腐措施。無論在變壓器絕緣防腐,還是整機控制線路及結構上的防腐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大大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
目前,我國氧化、電鍍整流電源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廣東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出現了眾多有規模、有實力的專業電力整流電源生產廠,為中國的表面處理電源的技術進步和國產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要看到國產電源在工藝相對穩定情況下與國外電源技術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也是今后需要發展和提高的方面。
(1)大電流整流電源的輸出電流準確性:直流大電流檢測精度是個難題,檢測的手段目前有很多,最為普遍使用的是分流器和直流互感器,可以在直流輸出母排直接檢測電流值,進口產品中普遍采用。需要檢測精度要求或在特大電流檢測,例如電解鋁、氯堿電解等行業中則可采用先進的霍爾元件,其精度可達到1%。而目前鋁材氧化電源輸出電流檢測絕大部分采用對應方式,即檢測電源設備的進線電流大小相對應直流輸出電流值大小,該種方式影響因素較多,例如:電網電壓波動,變壓器參數及功率因素的變化等,測量裝置穩定性也較差,都會造成輸出直流電流與實際值有較大的誤差,直接影響工藝員正確計算與設定而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也是造成電源損壞的不安全因素。
(2)氧化電源保護功能:電工產品的設計必須注重保護功能,特別是設備的關鍵部分。雖然大電流氧化電源的整流元件并聯的增加,減少了元件的損壞,但是整流元件的損壞是不可避免的,關鍵要有一套可靠的保護措施。上面(1)中所述:目前國內氧化電源的輸出電流指示和控制電路的電流反饋信號都來自三相進線電流的取樣值,對應輸出電流的大小,不是來自測量輸出電流值。若整流元件損壞造成短路,三相進線電流值被設在該處的電流檢測裝置反饋到控制電路,控制電路的限流功能將電流限制在最大值,造成電源的空氣開關(總開關)因電流沒有達到保護極限不能起到斷開保護作用,結果主變壓器次級繞組長時間短路而損壞。國內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電源都有這種潛在的缺點。其它保護功能的有效性(例如:過熱、缺相、過流等)、特別是某些傳感器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3)電源電壓:電源設備電壓的高低對表面的處理質量影響不大,與電流密度有密切關系。電源電壓不宜設計過高(脈沖電源除外)。否則,電源設備產生諧波,嚴重干擾電網的波形、破壞補償電容器,給用戶和供電部門造成了損失。
(4)電源技術進步:我國表面處理電源從仿制到成熟已有十多年了,技術水平基本保持原來水平。國外已經發展了性能可靠,自動化水平高的智能化電源。例如,當鋁材工件進入氧化槽后,只需輸入需要氧化膜厚度,檢測系統根據槽液溫度、槽液中內阻等,自動顯示出工件的實際面積和需要氧化的。